初秋的库比蒂诺,本该弥漫着新一代iPhone引发的兴奋感,但今年却有一丝寒意。2025年10月22日,苹果以“史上最薄”为卖点的iPhone Air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售,但首周表现迅速引发关注。据博主“数码闲聊站”11月1日透露,iPhone Air首销周激活量仅为5万余台,这一数字被形容为“成绩惨淡”。与此同时,苹果CEO蒂姆・库克在2025财年第四财季电话会议上,对iPhone Air的销量问题选择回避,仅强调“公司不单独公布各机型销量”。这一反应与iPhone 17系列“供应紧张”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,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iPhone Air市场表现的猜测。

一、 定位的尴尬:在“性价比”与“专业级”的夹缝中
iPhone Air的失败,首先源于其模糊的市场定位。
定价的“无人区”
iPhone Air国行起售价为7999元,卡在iPhone 17标准版与Pro系列之间。
对性价比用户而言,它缺乏基础款的亲民价格;对高端用户,又牺牲了Pro系列的旗舰配置(如多摄系统、高刷新率屏幕),导致“高不成低不就”。
未能击中用户核心痛点
202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,用户更关注续航、性能和影像能力,而非单纯的“轻薄”。iPhone Air为追求5.6mm厚度,将电池容量降至3149mAh(低于iPhone 17标准版的3692mAh),并缩减为单摄像头,直接触碰了用户的敏感神经。
正如分析师郭明錤所指,苹果的mini、Plus到Air系列均未成功开拓新市场,因为Pro和标准版已充分覆盖高端需求。

二、 当“极致设计”遇上“现实需求”
iPhone Air在技术层面的妥协,进一步放大了用户体验的缺陷。
续航焦虑与性能阉割
官方数据显示,iPhone Air视频播放续航仅27小时,远低于iPhone 17 Pro Max的37小时,甚至不及标准版的30小时。
此外,该机型还换用单扬声器、USB-C 2.0接口,被用户吐槽“功能倒退”。
eSIM的“水土不服”
iPhone Air强制采用eSIM设计,但中国用户需携带身份证亲临运营商线下营业厅办理激活,流程繁琐。
尽管eSIM技术因iPhone Air的推出加速了在中国的商用进程,但短期内仍成为劝退消费者的关键门槛。

三、 市场的冷遇与供应链的迅速反应
销量数据的惨淡,直接反映在渠道表现和供应链调整中。
渠道遇冷与价格破发
线下门店反馈显示,iPhone Air发售当日“咨询者寥寥”,部分渠道商甚至遭遇“破发”(售价低于官方)。
二手平台闲鱼上,iPhone Air转让价普遍低于官方300-700元,与iPhone 17系列发售时的溢价形成反差。
供应链减产分歧
郭明錤报告称,iPhone Air供应链产能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缩减80%以上,部分组件提前停产。
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。投资机构TD Cowen坚称,其产量预测(2025年Q3 300万台、Q4 700万台)维持不变,反映出市场对产品前景的分歧。
苹果的战略调整
库克在财报会上强调“高端与入门机型供应紧张”,却未提及iPhone Air,被外界解读为“变相承认表现不佳”。
另有消息称,苹果已削减百万台iPhone Air订单,将资源转向iPhone 17系列。

四、 轻薄伪需求与生态适配挑战
iPhone Air的遇冷,为行业提供了三重警示:
轻薄≠核心竞争力
在智能手机高度成熟的今天,用户更看重综合体验。iPhone Air的“单摄”和“续航短板”在国产安卓旗舰(如多摄、百瓦快充)对比下显得格格不入。
技术普及需匹配生态成熟度
eSIM虽是未来趋势,但苹果“一刀切”取消实体卡槽,忽视了地区差异。反观OPPO、华为等品牌,已规划同时支持eSIM和实体卡的机型,更符合过渡期需求。
苹果产品策略的反思
从mini、Plus到Air,苹果屡次尝试细分市场均未成功,说明其需要重新审视“差异化”与“用户真实需求”的平衡。

结论
iPhone Air的溃败,并非苹果创新能力的终结,而是一次对市场规律的深刻反思。它证明:
- 在细分市场探索中,品牌光环无法抵消产品力短板;
- 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已从“形态创新”转向“体验完整性”;
- 任何技术推广必须适配本地化生态,否则将付出高昂代价。
未来,苹果若想重启“轻薄”路线,或许需等待电池技术或eSIM基础设施的突破。而眼下,iPhone Air的教训正警示整个行业:产品的终极价值,永远取决于它能否在真实场景中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。

FAQ:关于iPhone Air,你可能还想知道
5万台激活量是否可靠?
该数据源于博主“数码闲聊站”,虽非官方,但与渠道遇冷、库克回避等迹象相互印证。
eSIM激活到底多麻烦?
用户需本人携身份证至归属地运营商营业厅办理,流程耗时且限制较多。
iPhone Air会停产吗?
供应链消息称部分组件将停产,但苹果未公开回应。业内认为,若销量无起色,苹果可能果断砍产。


微信扫一扫
支付宝扫一扫

